彩神

當前位置: 彩神 >  媒體報道 >  文章詳情

王冬雷解讀工業4.0:少談概念 多看本質

2015-09-25 12:15 瀏覽次數:12277

部分摘自中國LED在線

 

今年,國家提出了《中國製造2025》,引發了各行業對中國工業4.0的大討論。一直以來,中國對外就是一種“製造大國、品牌小國”的形象。當過企業工程師、跑過麵包機銷售、收購過美國公司、現在作為兩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的王冬雷閱曆豐富,他認為,要想改變這種形象,必須要搶占產業鏈的高端。

 

“很多國內企業的外貿業務是在產業鏈的下遊的貼牌代工,這也是為什麽國家提出工業4.0的原因,為什麽國內企業要向創新、向品牌、向渠道轉型的原因。我們不能總停留在產業鏈下遊,得做更高端、更有附加值的產品,得有自己的品牌!”王冬雷說。

 

從小家電代工出口到五年內豪擲60億元上馬LED項目,從三番五次到美國矽穀找專家到德豪的第四代倒裝芯片“天狼星”實現量產,王冬雷一步一步地向產業鏈的高端進軍。

 

“我從事製造業20年,看著國內製造行業的利潤從一個美元到一個人民幣,越做越薄。國內的產品雖然說有技術,但產品是在產業鏈低端的,沒有不可逾越的、價值很高的、門檻很高的技術。我們同樣在海外經營了很多年,也看著日本、德國、美國的產品賣到全世界。而且賣得非常貴,就是因為他們有我們不會做、做不好得東西。其實最根本的是核心技術,有了核心技術,才可能有品牌,才可能繼續擴張全球渠道。技術、品牌、渠道,這三個缺一不可,而技術是核心,而且要自己創造。”

 

過去人們說中國製造是“低價”代名詞,確實,中國企業在“走出去”過程中,有些企業隻看到錢,想賺錢就打價格戰,沒有站到更高層麵,更沒有看到自己身上的責任。王冬雷認為,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,製造業應該拿出擔當,將中國企業的形象傳遞出去。

 

王冬雷認為,追溯世界500強的成長曆史,基本上都經過若幹次大的戰略性並購。而在中國,中國品牌的國際化道路比較多樣,但能夠成功的為數不多,如聯想集團,它以純粹的商業模式走出國門,並購IBM品牌開創國際市場,最終在全球打響LENOVO品牌。在王冬雷看來,德豪雷士的國際化戰略目前的整體方向可能走收購、合並的模式,走聯想模式的概率比較大。

 

關於集團的未來業務模式,王冬雷早已想透,德豪和雷士已確立“全球前三”的目標,未來將進行產業分工,德豪主攻上遊,雷士主攻下遊,把這兩個企業當成一個企業來看,讓它們各自發揮所長,發揮德豪與雷士的上下遊協調效應。  

     

作為浸泡在製造企業20多年的企業家,王冬雷對工業4.0看得很透徹:我們應該少追逐一些時髦概念,多研究一些問題的實質。不管是工業4.0、抑或是5.0,實質就是要把傳統製造業升級為現代製造業,用智能化、精密加工、無人化,來提高傳統產業的競爭力。在工業4.0時代,中國LED照明企業應繼續提升技術水平、產品層次,突出產品特色,優化產品結構,加強上下遊合作,隻有這樣才能在全球市場的巨大空間中馳騁,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和尊重。

上一篇:王冬雷:一個好激勵機製僅是一張畫關鍵是人 下一篇:王冬雷看互聯網+:重在專注、極致
彩神